杨景芝教授谈3-5岁少儿绘画的特征

儿童的绘画能力与智力发展是成正比的。

在现实生活中,人的智力发展有快有慢、水平有高有低,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归结起来有两方面:其一是遗传,其二是环境的影响。

辩证的看,遗传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,而环境则决定了发展的现实性。

我认为,对一个智力发育正常的儿童来说,教育或称环境熏陶对儿童智力发展起更重要的作用,其中早期教育尤其重要。

幼儿发育到3岁时,脑重量达1011克,约为成人脑重量的60%至70%,到4、5岁时,脑的发育达到成人的80%了。

幼儿的中枢神经系统进一步完善和复杂,小肌肉也逐渐发育起来。由于言语、视听、动作的迅速发展,他们对事物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,都有显著的提高。

3-5岁这—时期的幼儿表现有强烈的求知欲,喜欢不停地活动、说话、提问题,是形象知觉的敏感期。

这一阶段幼儿绘画的特征,反映出幼儿的认知过程,是一种符号化的智慧在发展中的表现。

所谓符号,就是将所见事物简化为最基本的图形,例如,幼儿所能分辨和使用的圆形、方形、三角形等。

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,幼儿之所以能将复杂物象简化为符号、图式表现出来,是由他们的心理符号是以视觉影像为基础这一特点决定的。

这一时期幼儿对外界事物的概念是以自我为中心的,是直觉的象征化,与真实物象相差比较大,也更具有独创性。

形成这一时期幼儿绘画的特点是抽象地表现人和物。

所画的人物、房屋、动物、植物等都用象征符号表现,因此,称这一阶段的儿童绘画为象征期。

上图是丁昕3岁时凭记忆画的大马拉车。这幅画据家长说带这个儿童去实地观察了3次,才画出来。马头概括为长圆形,上面有眼睛和耳朵,身体用长方形表示,臀部长有马尾,四肢用了许多条线表示,用两个圆形的车轮表示大车,车轮上还用了3条线与马尾连接,表示马驾辕的意思。

象征期的儿童绘画一般所画的是记忆中的形象。

上图所画的是一把椅子和一双长靴。

上图所画的是一只长颈鹿。

上图表现的是2个玉米。

上图画了两条会喷水的鱼。

儿童常依靠观察、记忆和想象把自己的生活感受创造象征符号表现出来。

上图周艨艨4岁画的《老鼠—家》这幅画,画了4只老鼠谈话的情景。其中一只长满胡须、手拄拐杖的大老鼠像是老鼠爷爷,在它的对面站着长胡须的老鼠爸爸和老鼠妈妈,从老鼠们的神情和动态看,好像它们在谈论什么事,只有小老鼠站在一边好奇地看着它们,画面显得生动有趣。

上图赵昌新5岁画的《大街上》,画了一片树林,其间行驶着3辆汽车,天上挂着一串太阳,画面活泼可爱。

上图郭易中4岁画的《公共汽车上》,在一辆公共汽车上,分上下两层,在车的前面画有开车的司机,车里的乘客被摇晃得东倒西歪,十分有趣。

幼儿观察客观物象后,根据物象特征,把复杂的形象概念化,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认知历程,是心智发展的表现。

表象符号是儿童对自然的概念认识,又是近代艺术家对自然的抽象。

当代西方杰出的美学家、美术史家贡布里希在他的《艺术与幻象》中指出“对于全世界的成人与儿童来说,正常的情况是依赖'图式',依赖一种所谓'概念化艺术‘。

西班牙现代派绘画大师毕加索说:“艺术与自然是两回事,我们透过艺术,把我们不属于自然的概念表现出来。'‘

因此,将自然物象简化或抽象为象征符号或图式,用以示意性表达意象,是儿童绘画和现代绘画的一个共同的重大特点。

让我们以毕加索画牛为例,了解一下艺术家是怎样将写实的牛抽象为符号化的牛。

上图是毕加索画的公牛的部分变形过程。最开始是一幅写实的公牛,表现牛的自然属性较多,比较真实;然后是符号化的牛,经过不断刪减,一幅比一幅精炼。

毕加索为了表现出自己的牛,为了寻求这最后由—条线构成的牛,画家数易其稿,花费了很大心血。

有人评论说:“有些画看上去似乎一无所有,其实却包含着一切。“

符号化的公牛是对牛的自然属性的高度概括,它更集中、更典型,从本质上说,也更像牛。

将自然形态的物象抽象为符号表现,是现代绘画史上一部分画家在艺术实践探索中的创举,为绘画的发展开拓了新领域。

其中最有影响的画家有西班牙画家毕加索、俄国画家康定斯基、瑞士画家保罗•克利和西班牙画家胡安・米罗等。

儿童创造符号或图式表现他们对自然物象的认识、印象或感受,示意一件事。儿童还善于用简单符号表达感觉。

象征符号充分发挥线、形、色这些最基本的形式因素,具有简单明了、直观强烈的表现力。因此可以认为,儿童绘画蕴含了现代文化艺术发展的许多新观念、新形式。

正因如此,对于儿童的创作绝不应任意地加以贬低和否定,一些家长和教师所以常用自己的看法去指责儿童画得“不对”、“不像",实属他们还不了解儿童,看不懂儿童画之故。

本文来自杨景芝教授《中国当代儿童绘画解析与教程》,科学普及出版社。有删节,题目为少儿美育智慧库编者所加。